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这座经历过战争洗礼,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坚实脚印的革命圣地一直让人心驰神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着力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的重要指示精神,打牢国防生思想根基,坚定从军报国理想信念,4月22日至24日,西安交通大学2016届毕业国防生前往延安参观学习,在现地见学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实地感悟中坚定强军信念。
组织国防生赴延安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是西安交大国防生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展国防生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延安期间,西交国防生在“四八”烈士陵园祭奠烈士,参观了延安历史博物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宝塔山和清凉山,在“为人民服务纪念碑”前集体朗诵了《为人民服务》、开展了“志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主题签名等活动。
到红色圣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对于西安交大的国防生来讲,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给四年的大学生活增添了色彩,也给未来的军旅生涯夯实了路基。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每个国防生心情是激动的,热血是沸腾的,大家都沉浸在革命圣地、光荣传统的红色氛围之中。
缅怀革命先烈 坚定理想信念
在“四八"烈士纪念碑前,国防生代表敬献花圈,全体国防生默哀,向烈士表达敬意。来自延安干部学院的冯建玫教授在纪念碑前为全体国防生做了精彩的授课。冯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叶挺、王若飞、博古等先烈的英雄事迹,并号召大家与先烈展开精神对话、思考人生意义,尝试着走进创造那段历史的人的内心世界。之后,她讲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们生命短暂,奋斗戛然而止,追求却树立成为永恒的丰碑。我们期盼着他们的名字,他们身上的勇气、力量、坚韧、忠诚,尤其是他们对这个民族的承担,能够为今天的人们所继取,能够继续伴随我们这个民族走向辉煌的未来。随后,全体国防生在纪念碑前召开以“继承先烈遗志,献身国防事业”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大家认真地讨论每一位烈士的事迹,同时交流感想,国防生傅杨奥骁坦言:“革命先烈一往无前,无畏艰苦,建立了新中国。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国防生,一定要将革命的精神继承下去。我们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努力做学习、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先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出无愧与时代的壮丽凯歌."
在“为人民服务纪念碑”前,来自延安干部学院的徐建国教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突如其来的大雨并没有浇灭国防生们的热情,因为在1944年9月5日,也是这样一个雨天,张思德为了拯救战友,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在这应景的大雨下,每一位同学都更加认真听着徐教授的授课,像是接受一场洗礼,去更好地领悟张思德舍己救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授课结束后,国防生集体朗诵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并进行了宣誓仪式。面对着祖国的地图,国防生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我们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志愿到基层去,到艰苦偏远地区去,到科研试验第一线去,我们不怕苦,不怕累,要用满腔热血铸就辉煌!”大家纷纷将自己的名字签在了祖国的边疆,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名字就越密集。
追溯延安历史 感悟民心力量
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伴随着讲解员的解说,一幅幅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们扎根延安、艰苦奋斗的画面在眼前浮现。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馆中不仅陈列有当时革命时期的一些武器和生活用品,还有当时延安大生产时期街景的模拟再现。国防生们在此情此景中,不由自主地随着讲解员一同唱响了《东方红》,那悠扬而又充满希望的旋律,充斥着整个展馆。结合眼前的“小米加步枪”以及延安民众自发组织生产和纺织来支援根据地建设的情景,我们深刻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正是党中央英明的领导,让中华儿女看到了拯救中国的希望;正是共产党用行动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才会有万千百姓追随共产党浴血奋战的决心!
参观革命旧址 感悟延安精神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党中央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杨家岭、枣园不眠的灯火,孕育了一个崭新的民族精神。此次延安之行,国防生参观了杨家岭、枣园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杨家岭旧址时,导游引领着大家,走过革命先烈们生活过的地方,并讲述他们的故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破旧的桌椅,革命领导人曾经就在这些简易的地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枣园,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曾在此领导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南泥湾运动等,毛泽东还写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而杨家岭则是中共七大旧址,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党的优良作风总结为“三大作风”,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
仰望革命宝塔 俯瞰延安之景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九层宝塔映在阳光下,传递出的是1200年的厚重历史,在导游的讲解中,大家更深刻的认识到宝塔山见证过一幕幕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站在宝塔山和上,能够俯瞰到延安景色,看到延安现在的发展,大家不禁感慨,“延安现在发展越来越好,但是她的红色印记会永远流传下来”。
与宝塔相对的,是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清凉山。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所在地。正如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前的石碑上的毛主席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当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战斗在清凉山的这支新闻大军担任了党中央的“喉舌”和“耳目”的重任,他们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红色圣地铸魂之旅,每个国防生收获是巨大的,感悟是深刻的,大家从教育和训练中,获取了巨大的思想启迪、精神净化和素质提升,对人生的感悟深化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那个艰苦的峥嵘岁月,无数的革命青年冲破层层束缚,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到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凭借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取得革命的胜利。这种精神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将来的。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好地投入到强军梦、强国梦的大潮之中!
(文/营宣传部)